一蓑烟雨任书海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爱爱小说网www.tfactor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掐头去尾,层层设防,分段阻击,这是朱祁镇之前就部署好的策略,主要目的是为了练兵,也是为了平衡军功。

在朝中,文臣之间需要相互制衡,武将亦然。功劳给谁不给谁,都会引起另一方的不满,为了日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,干脆在事情开始前就将事情分配好,你干什么,他干什么,最后论功行赏,人人有份,皆大欢喜,同时避免了功劳全给一个人,造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局面。

李隆的河南卫新军不是没有能力将乌什哈的五万大军聚歼,而是他猜到了皇帝为何如此安排的原因。所以在开战之前他就故意在战场上给鞑子预留了一个口子,他本来预计消灭一两万就可以,毕竟之前跟随皇帝和瓦剌作战,河南新军已经捞了不少军功,再加上他们不是皇帝的嫡系部队,非常容易引起别人的猜忌和嫉妒。

可是皇帝给他调拨的火枪太逆天了,一战下去三万多鞑子命丧当场。

“哎,我也不想这样,皇上啊,要怪只能怪您给的火枪实在太厉害,”想到这,他又有些恼怒起来,“他娘的,这帮鞑子也是死脑筋,一股脑的往前冲,九头牛都拉不回来。他们的斥候也是笨蛋,事先居然没有发现老子给他们留的口子,对,只怪他们太笨。”

自我安慰了一番后,李隆终于心满意足的接受了结果,提笔就准备给皇帝写奏报,刚写了个开头,就听见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。

“报,伯爷,夜不收在银川东南方向的青铜峡附近发现了鞑子大军。”一个矮小精悍的夜不收进来禀报道。

“有多少人?”李隆站起身,走到地图前看了起来。

他们现在的位置是榆林西部的银川镇石嘴山附近,这里东靠黄河,北依石嘴山,是那日勒部回鞑靼的必经之路。

“大约有七八万人的样子,不过……”夜不收顿了顿,看了看李隆又道:“不过,看他们的样子似乎,似乎很是狼狈。”

“知道了,继续在探!”李隆吩咐道。

夜不收行礼,急匆匆离开了。

兰州城下一场夜袭,火烧连营,鞑子溃不成军,这事儿军报已经传来,他原本认为鞑子久攻不下北撤的时间怎么也得一个月左右,可没想到李瑢此人居然如此神勇,而且善用计谋,不到半个月不仅逼退了兀良哈还把将主力鞑靼部给干成了烤乳猪,实在痛快。

这帮鞑子已经成了惊弓之鸟,如果打的太狠,茫茫草原,自己只有五万人,骑兵不多,即使计划在周密,也会让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修仙小说推荐阅读 More+
开局一个师,陛下我反了!

开局一个师,陛下我反了!

抽雪茄的喵
莫名其妙魂穿到异世界,有着相似的历史脉络。在祺祥年间,一位战死在异国他乡的大夏武官之子从军事学院毕业,摆在他面前的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,是尔虞我诈的朝廷风波,是虎视眈眈的诸国列强。但也是这个时代,有着点点星光,有着片片火焰。到底是选择混吃等死,当一个傀儡?还是群雄逐鹿,问鼎中原? 对此,刘瑞的回答是,“我主张这些国家全部敲沙罐,肯定是有冤枉的,但十分里面敲九个,岂不是冤枉可能的某一个?还是都敲了比
修仙 连载 92万字
少年剑已佩妥,出门便是江湖!

少年剑已佩妥,出门便是江湖!

君子不扶墙
少年剑已佩妥,出门便是江湖… 江湖太大,英雄豪杰辈出,风流事迹万千,数不胜数。 江湖又太小,小到一壶美酒,三两好友,就足以概括江湖二字。 庙堂之大,帝王居于金殿,百官高高在上,俯视天下。 庙堂之小,不过争权夺利几字,争皇权,争臣权,争天下权。 江湖中,三教圣人,剑道长兴,武夫燃血,拳风荡荡。 庙堂上,女子落泪,性格温和的皇子终成冷血帝王,杀伐不断。 这是一个人的故事,却是一群人的江湖,众生的天下!
修仙 连载 56万字